中科能研电力技术研究院汇聚了国内外众多科研院所、知识产权单位、创投机构、品牌企业,是全球电力领域用户及行业从业者的智库和交流平台。科研赋能,电力兴邦。中科能研电力技术研究院将致力于产业振兴和实体经济发展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当前位置:首页市场营销

合同履约陷困境,电缆公司追款难:忽视履约痕迹保存的教训

发布者:中科能研 时间:2024年08月14日 阅读:534 评论:0

江苏某知名电缆企业遭遇了一场漫长的货款追讨战,起因是与湖北某工程公司签订的一份详尽电线电缆供应合同。合同中,双方对电缆的规格、数量、质量标准及付款时间等关键条款均做了明确规定,意在确保合作顺利进行。

然而,合同执行过程中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波折。电缆公司依约将电缆分批次送达指定工地,但项目的突然停滞让本应顺畅的资金流出现了裂痕。尽管工程公司支付了预付款,剩余款项却迟迟未能到账。电缆公司历经数年不懈追讨,却未能如愿以偿。

无奈之下,电缆公司选择将工程公司诉诸法律。遗憾的是,由于工程公司法人失联,案件审理只能通过公告送达传票的方式进行,且最终因被告缺席而展开。法院在审理过程中,面对的一个核心难题是:如何准确确认电缆公司的实际供货数量。由于电缆公司未能提供双方共同确认的对账单作为关键证据,这一核心事实变得模糊不清。

进一步调查发现,电缆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,过于依赖口头沟通与信任,忽视了书面证据的重要性。每次供货仅通过电话安排物流,收货确认也仅停留在口头层面,缺乏正式的书面记录。唯一可查的签字记录仅限于物流公司货运单上的接货人员签名,但这些签名人员并非合同指定的履约代理人,且身份难以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得到验证。

电缆公司手中的单方制作清单,在法律上显得苍白无力,无法单独作为证明供货事实的有效证据。个人供述的局限性在司法程序中暴露无遗,尤其是在缺乏其他证据佐证的情况下,更难以被法庭采信。

这一案例深刻揭示了合同管理中的一大痛点——履约痕迹保存的缺失。电缆家在此提醒所有企业,合同签署只是合作的开始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与履行证据的妥善保存。

为避免类似悲剧重演,电缆家建议供货方应树立强烈的合同管理意识,将履约痕迹保存视为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,应坚持书面对接原则,确保每一项交易都有明确的书面记录。同时,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邮件、微信、短信等电子形式进行定期确认与沟通,并考虑在必要时采取电话录音等措施保存证据。

只有这样,才能在面对法律纠纷时,手握确凿证据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。

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

分享到:

本文地址: https://zknytech.com/dianlanchangjia/30.html

网页编辑:中科能研

版权声明:本网站转载内容出于分享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,仅供参考。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热点阅读
  • 随机阅读
站点信息集合

网站首页 · 关于我们 · 免责声明

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,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内容转载、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。

Powered By 中科能研(厦门)电力技术研究院 相关侵权、举报、投诉及建议等,请发E-mail:zkny1968@163.com